1、一般人群的推荐摄入量
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,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、绝对精确的抗性淀粉摄入量标准。不过,许多营养学家推荐每天摄入 15 - 30 克抗性淀粉是比较合适的。这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来实现。
例如,100 克煮熟并冷却的土豆大约含有 7 - 10 克抗性淀粉,100 克燕麦片大约含有 4 - 6 克抗性淀粉。如果每天食用 100 克冷却后的土豆和 50 克燕麦片,就能摄入大约 7 - 10 + (4 - 6)×0.5 = 7 - 10 + 2 - 3=9 - 13 克抗性淀粉。
2、特殊人群的摄入量调整
糖尿病患者:抗性淀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,对于糖尿病患者是比较有益的。在保证每日总热量摄入不超标的情况下,可以适当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,一般建议每天摄入 20 - 30 克左右。例如,除了正常的主食外,可以每天增加一定量的豆类食品,如红豆、绿豆等,这些豆类中的抗性淀粉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,从而稳定血糖。
肥胖人群:由于抗性淀粉能够增加饱腹感,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,并且其在肠道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能量代谢,肥胖人群也可以适当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,每天可以摄入 20 - 30 克。例如,用全麦面包代替普通白面包,多吃些富含抗性淀粉的根茎类蔬菜(如红薯),有助于控制体重。
老年人:随着年龄的增长,肠道功能会有所下降。老年人肠道中的有益菌数量可能减少,适当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,改善肠道健康。每天摄入 10 - 20 克抗性淀粉较为合适。比如,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高抗性淀粉食物,如将豆类煮得更软烂些,或者食用一些营养丰富的燕麦粥。
肠道疾病患者(如炎症性肠病):这些患者的肠道黏膜已经受损,肠道功能紊乱。在疾病发作期,应该谨慎控制抗性淀粉的摄入,可能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摄入量控制在每天 5 - 10 克以下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暂时避免摄入,因为过多的抗性淀粉发酵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和不适症状。在缓解期,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,逐渐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,以帮助修复肠道功能。